首页 试题详情
问答题

案情: 2003年4月5日,治安联防队员王某在公交车上见一青年形迹可疑,对其询问盘查,该青年拒不提供其真实姓名、住址。王某遂对其采取了拘留措施。并予以立案侦查。4月7日,公安人员对其进行了讯问(该青年自报姓名为王五),认为其有多次盗窃的嫌疑,应当逮捕,遂报请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,并于4月12日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。7月2日,人民检察院认为王五犯罪情节轻微,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,作出不起诉的决定。公安机关认为该不起诉的决定有错误,拒不释放王五,并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复议。被不起诉人王五也不服,认为自己并未犯罪,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。 问题: 1.对该青年采取拘留措施是否符合法律规定?请说明理由。 2.侦查机关的讯问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,为什么? 3.该青年未提供真实姓名,侦查机关能否移送审查起诉,为什么? 4.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程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,为什么? 5.人民检察院作出不起诉决定后,公安机关的做法有何不当之处? 6.王五的做法是否符合法律规定?请说明理由。

正确答案:A (备注:此答案有误)

相似试题

  • 多选题

    A县为加强治安需要,A县公安局与B镇人民政府联合发文成立B镇治安联防队,现该镇联防队对刘某作出违法的治安拘留处罚.刘某可要求()。

    答案解析

  • 单选题

    某市西区治安联防队行使该区公安分局委托的治安管理权。某日联防队员李某抓获有盗窃嫌疑的王某,因王某拒不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,李某用木棍将其殴打致伤。王某向法院请求国家赔偿,应由()承担国家赔偿义务。

    答案解析

热门题库